此次展览将展出开拓性新媒体艺术家张培力的五件重要的视频作品。
张培力个展的闭幕酒会于2013年6月15日在ACAF墨尔本项目空间举行。
毫无疑问,张培力是中国前卫艺术之新媒体艺术中的先锋力量。他于1988年创作的艺术作品《30x30》,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录像作品。在当时的那个年代,如果没有这件作品的出现,中国当代艺术之历史性纪元是无法展开的。
张培力,1957年于浙江杭州出生,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(现“中国美术学院”)油画系。在那个以合作为核心重要年代,他和艺术家耿建翌、王强、宋陵、包剑飞、曹雪飞及其他艺术家一同在杭州组织池社,他们带着实验艺术的精神,追求颠覆传统的艺术理念,用身体去探索公共空间背后的瞬间记忆。
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家,张培力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于人类的普遍经验、感知和互动。在他的作品中,一如既往的用固定摄像机视角,扑捉那些特殊又常见的物体和动作,而他的双眼,则成了他最忠实的观众。在作品《30x30》中,一双戴了手套的手将一块30x30cm镜面玻璃坠落于地,接着将玻璃碎片捡起来,重新用手将它们从背后修补起来,然后用修补过后的镜片再一次循环刚才的动作,就这样一而再,再而三的反复长达三个小时。批评家Karen Smith用“嘲讽,面无表情的冲动”来诠释这件开创性的作品,它铿锵有力的借用实证主义来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情绪。
ACAF很荣幸能在墨尔本的艺术空间展示由张培力先生亲自挑选的作品。今年五月,张培力的个展将作为这个空间重新开放的首展,这次展览的艺术作品包括《幸福》(2006)、《台词》(2002)、《遗言》(2003),《最低分辨率》(2005-2007)和2012肖像。这个空间在未来将积极展示澳大利亚和中国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。
作品《幸福》(2006),是由两组取自文革电影“在船厂”的视频片段在单独的屏幕中播放,其中一个屏幕显示男主人公发表讲话,另一个屏幕显示人们疯狂地鼓掌。作品《台词》(2002),实验性地将电影中的场景反复播放,场景片段“一名士兵被他的领导训斥”被拼接、缓慢播放和重新播放来达到其效果。作品《遗言》(2003),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基调,再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革命电影中多幕英雄人物在临终前的遗言。作品《最低分辨率》(2005-2007),是本次ACAF展览中最敏感先锋的作品,它从过去性教育的视频中再次使用现有的镜头,在屏幕前安装放置一个传感器,如果观众们靠近作品不到5米时,其视频图像将变得模糊,最终缩小到一个无形的图像。
事实,是不需要被阐释的,只需在张培力的作品中去发现。除上述影像作品之外,ACAF还将展示艺术家张培力的最新作品——《2012肖像》,就让我们为此拭目以待吧!
PO Box 2145, Hawthorn, VIC 3122, Australia Tel: +61 41 817 0764 Contact Us.
Payment, shipping, refund & return policies Privacy Policy
All work is copyrighted to their respective owners